澄清正名助力"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08 11:35:16浏览次数: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字体:[ ]

“感谢组织帮我澄清了不实举报,现在问题都讲清楚了,我心里的顾虑也放下了,今后我将以更严更实的作风,踏踏实实为民多做实事、好事!”日前,温州市洞头区纪委区监委联合大门镇纪委在信访重点整治村的大门镇观音礁村召开信访事项阳光反馈会,受到不实举报的王银坚如释重负地讲道。

  原来,去年该区纪委区监委收到一条大门镇纪委交办的信访件,反映该区观音礁村书记王银坚存在利用职务便利修建公墓牟利等多个方面问题。收到线索后,调查组立刻对线索进行调查取证,经过深入核查,确认群众举报的问题失实。

  “问题调查清楚了,就应该给干部和村民们一个交代!”区纪委区监委信访室主任介绍,确认举报失实后会专门为像王银坚一样的失实举报召开澄清大会,邀请该干部所在村的干部职工以及村民代表,在会上公布举报内容并就调查结果进行通报澄清。

  随着一个个信访问题的公开反馈,一场场澄清正名大会也成为了解开群众疑惑、化解矛盾纠纷的大会,进一步推进了检举控告信访量下降。这也是洞头区纪委区监委开展澄清正名推动“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的生动实践。

  “开展‘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实质是为了推动实现涉纪信访‘最多访一次’目标。”区纪委区监委有关负责人说道,“我们在分析信访举报起因、性质时发现,一些举报人存在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行为,还出现了‘最少访一次’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信访举报环境和基层政治生态。”

  为此,今年4月,洞头区纪委区监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 推动实现“最多访一次”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按照“培优扶弱、整体提升、整治重点”的建设思路,将全区村居分为“示范引领、巩固提升、重点整治”三类开展分类处置。其中,重点村整治正是做深做实“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的关键一步。

  “对这些信访重点整治村的治理,我们重点在‘标本兼治’上做文章,如加大诬告陷害和缠访闹访行为的纠治力度,用澄清正名工作实现信访化解。”据区纪委区监委分管领导介绍,为最大限度发挥澄清正名的正面导向作用,区纪委区监委以问题线索研判为抓手,对2020年至今已办结的“查否件”进行“回头看”,通过对信访内容、信访性质、信访次数、问题属地、影响程度、调查处置情况、被举报人意愿等多个因数进行综合分析,筛选拟开展澄清正名的不实举报件,再征询被举报人和所在单位意见后,逐一确定澄清时间和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澄清正名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截至目前,已对外公开通报澄清2起不实举报,确保一次性调查办理到位、一次性案结事了、一次性答复满意,有效减少了群众重复上访次数。

  澄清正名工作不仅要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消除顾虑,还要狠刹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乱猜测、乱告状的歪风邪气,向诬告陷害行为“亮剑”,切实规范信访秩序。为此,区纪委区监委成立诬告陷害调查工作专班,对排查出来涉嫌诬告陷害行为的信访件逐一开展“一信双查”工作,既复查复核原调查结论,又倒查匿名举报人身份、举报动机和诬告证据。并与公安机关、信访部门、乡镇街道建立沟通协作、线索移送、处置衔接等协同配合机制,形成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比如关于群众匿名举报元觉综合执法中队曾某某、戴某某收受红包、股权、接受宴请等相关问题的举报件,在公安机关和元觉街道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外围排摸、档案调阅、信息查询、笔迹对比、核实谈话等方式,最终成功锁定了匿名诬告者身份。

  “我以为寄匿名信举报,不可能被找到,所以没有顾忌的捏造事实到处乱寄,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真诚向被我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表示歉意。”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诬告陷害人刘某某主动交代了自己因被处罚后心生不满而捏造事实的行为,并主动书写道歉信和保证书。最终,刘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为干事者撑腰,给诬告者亮剑,是提升办信透明度、群众满意度和干群关系融洽度的有效举措,能有效推动农村基层少访、无访,净化信访风气。”区纪委区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对不实信访举报澄清正名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对查处的诬告陷害典型案例,及时公开通报,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实现全区农村基层涉纪信访“最多访一次”“访一处”“访一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