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最后四十天——追记进贤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余强 | ||
|
||
2009年6月18日,一直潜逃在外的“6·9”命案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张科战战兢兢地拨通家里的电话,向母亲索要外逃资金。母亲拒绝了他的要求,苦口婆心地说:“几次到家里劝你自首的那个警察,为了你的案子,都病倒了,听说快不行了,儿啊,你快回来吧。”听了母亲的叙述,电话那头的张科沉默了,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随后,他主动联系公安机关,要求到余强病床前投案自首。10时30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室里,张科扑通一声,跪倒在这位警察的病床前,泪流满面,不断地忏悔……
这位让人感动的警察,就是进贤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余强。在生命中的最后40天里,他连续侦破4起杀人命案,每破一起案件的时间节点,都是一个生命的刻度,都是一次人生的礼赞,是余强忠诚敬业、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
时间:5月9日生命进入倒计时
这天晚上,进贤县衙前乡发生一起命案。余强接到出警电话后,立刻率民警赶赴现场。为侦查案情,余强奔波在发案现场周边的15个村庄,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和高强度的工作,头晕、发烧等症状一直伴随着余强。
5月16日,余强他们刚刚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一场新的战斗又开始了。架桥镇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还没来得及休息,余强又投入紧张的侦查工作。此时,余强持续高烧,但为了尽快破案,他每天坚持工作16小时以上。经过紧张细致的工作,余强带领民警仅用9天的时间,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6月7日凌晨5时,进贤县城苗圃又发生一起传销人员非法拘禁致人死亡案件。余强带领中队民警迅速对县城区域进行堵卡、排查。仅用两天时间,涉嫌非法拘禁的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连续工作了一个月,余强太需要休息了,可6月9日晚,文港镇又发生一起命案,5名青年男子持刀将一男子当场砍死。余强又第一个赶到现场,为了搜集证据,他和战友们一直调查访问到深夜。
此时,余强突然感到身体极度不适,全身出现许多出血点,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紫癜和淤斑。战友关切地劝道:“余队长,还是到医院去看看吧!”“没这么娇气,小病小痛的,不碍事!”一贯开朗的余强乐观地说。
在接下来的日子,余强带病坚持工作,白天忙着查找办案线索,晚上又多次到犯罪嫌疑人张科家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让她动员儿子投案自首。
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余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进贤县公安局局长丁志华告诉记者,余强从事刑侦工作10年来,先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600余起,多次与歹徒真刀实枪面对面殊死搏斗,亲手抓捕犯罪分子700余名。10年间,他仅请过一次假,还是因为父亲去世,累计加班1000多个工作日,他所经办的案件创造了无过错、无投诉的纪录。
时间:6月16日就此倒下再也没醒来
在领导的一再“命令”下,余强拖着越来越虚弱的身体,来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检查。下午3时,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小板已经骤降到了1.8万/微升,不到正常人的十五分之一,被医生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拿着化验单,余强站在医院门诊大厅愣住了,尽管长时间的身体不适已经让他感觉到些什么,可一直认为只是感冒,没休息好,从未想到如此严重。“必须马上住院,进行无菌隔离!不要接电话,更不要外出!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的话在他的耳边回响。可想到当前正处在侦破“6·9”命案的关键期,还有犯罪嫌疑人没有归案,还有受害家属需要安慰……余强思考了片刻,立刻回过神来,他决定先回单位去。
“医生说我没事,现在案子还没破,等过几天案子破了,我再安心来住院。”余强把化验单塞进口袋,故作轻松地对正在办理住院手续的大队长高永亮说。高永亮怎么也没想到,对倔强的余强作出的这一次让步,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余强在与时间赛跑。南昌距进贤只有短短的60余公里,但这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却那么漫长。坐在车里的余强,感觉路上的桥梁在不停地晃动,两旁的房屋也在颤抖、塌陷,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他知道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余强只有不停地催促司机开快点、再开快点,还有很多事在等着他呢。
回到进贤的余强,没有回家,而是踏进了熟悉的办公室,他要把制定好的抓捕方案和追逃计划告诉战友们,要为自己不在的日子里,安排好一切。这一忙,又是一天。深夜,传来消息:“6·9”命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落网!得到这个消息,余强像打了强心针似的兴奋:“押回这两个案犯,只剩下疑犯张科一人在逃了!”谁料,这竟成了余强生前的最后一句话。
余强突然感到一阵目眩,晕倒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战友及家人连忙把他送往县医院抢救。这时,大家才知道一直身体不适的余强早就清楚自己的病情,只是为了工作瞒着。
由于过度的奔波和劳累,余强由急性白血病引发颅内出血。经过两天的全力抢救无效,6月19日,35岁的他匆匆地走了,给人们留下无限的追念。
时间:6月25日最后的挽歌
天刚蒙蒙亮,进贤县城万人空巷,数万名群众自发伫立在大街两旁,他们高举横幅、标语,燃放起鞭炮,默默地为余强送行。70岁的李洪老人感慨地说:“为一位普通民警送行,这种阵势,在小小的县城史无前例,但余强,他值得我们这样做!”
余强帮助过的群众来了,帮教过的失足青年来了,解救的聋哑学生代表来了,资助过的犯罪嫌疑人亲属也来了;熟悉他的,近在周边的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赶来了,远在黑龙江、海南的人,坐飞机连夜包车也赶来了……人们纷纷追忆着那些关于余强的,已经逝去的,但又如此刻骨铭心的往事。
那是8年前的一个夏天。城中的“小混混”饶华辉,因打架斗殴被关押。亲手把他送进看守所的余强,觉得他很年轻,本质不坏,于是,经常打电话关心他。饶华辉决定开家茶叶专卖店,余强又帮他跑工商、税务,办理营业执照。余强家中并不宽裕,却先后分两次凑足了1万元钱给他。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饶华辉走上了正道,成家立业,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那是两年前开春之际。马满英的小超市被抢数万元,为早日破案,余强往返奔波,还经常诚恳耐心地安慰她。案件很快破了,成功追回现金17000余元。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马满英多次请余强吃饭,每次都被婉拒了,想送上几条烟,也被余强谢绝了。思考再三,马满英决定送一面锦旗表达谢意,可送了3次都没送出去。余强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心领了。
那是余强已经病情严重的5月24日。因盗窃被余强抓获的曾义根在看守所突发脑溢血,家人听说他患重病,不愿签字做手术,更不肯照顾他。正在外地办案的余强知道后,立即赶回进贤为他办理相关手续。手术当晚,满身疲惫的余强主动留下守护,凌晨,他实在坚持不住了,便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照顾曾义根。住院期间,余强多次自掏腰包,为他买营养品补身体,曾义根的生命被及时挽救回来。
不胜枚举平凡而动人的往事,构成了一位人民警察生涯壮丽的诗篇。
采访中,余强的妻子告诉我们,缺乏文艺细胞的余强很少唱歌,但他最喜欢《驼铃》,不论遇上开心的事,还是烦心的事,都喜欢吼上两嗓子。此刻,我们的耳畔,仿佛缓缓飘来这首悠扬的歌声: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