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我省共产党员
发布日期:2012-10-29 15:59:48浏览次数: 字体:[ ]

江南四月,春回大地。正当4600万浙江人民埋头苦干,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时,一场重大灾害——非典型肺炎病魔突袭而至。 时代呼唤英雄。在这危难时刻,一幕幕壮举,又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与我们曾目睹过的历史情景是如此相似——在最危险的时刻,冲在最前面、站在最险处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 他们是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中流砥柱。 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这个春天里奏出的最强音 5月10日,进入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非典隔离病区工作第18天,浙医一院呼吸科医生陈水芳左眼明显肿了起来,眼皮底下的充血部位清晰可见。 “会不会感染非典?要不,你还是多休息休息吧。”同事们很担心。 “没事,轻伤不下火线,这点伤绝不能让我离开。”陈水芳一如既往,毫不退缩。 陈水芳是共产党员。4月15日,当非典开始在我国一些地方肆虐时,他就提笔写下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4月22日,在我省3名非典患者被确诊的第三天,他毫不犹豫地上了前线。 “我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浙医二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崔巍今年初刚从德国读完博士回来,原打算“五一”期间与家人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疫情发生后,他义无反顾地上了战场。 4月24日晚,在杭州市六医院,崔巍与另几位医疗专家一起为两位非典病人插管治疗。手术操作中,医生与病人只有10多厘米距离,病人咳嗽随时可能把带病毒的分泌物喷到医生身上。当时,崔巍戴着眼罩,雾气上来什么也看不清。为了准确插管,他顾不上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把眼罩拿掉。短短20分钟,崔巍经历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在与非典病魔的正面交锋中,杭州、宁波、温州、海宁、武义、余姚等地定点医院参与治疗的党员医生,在最危险的时刻都冲在了最前面,他们视疫情为命令,视病房如战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勇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 阻击非典的战场远不止在医院,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无数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勇挑重担,无怨无悔,甘当幕后英雄。 杭州市上城区曾经有不少疫点、留验点。上城区执法局44名党员面对艰巨的隔离工作管理任务,毫不退缩:“我们每一名党员就是阻击非典的一道防线!。”浦江县檀溪镇70岁的老党员陈书堂,连日来长途跋涉,到17个行政村发放了2000多份抗非典宣传资料。“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有责任走遍檀溪每一个山村,把宣传资料送到每一位农民手中!”老人的话掷地有声。在福建、江西两省入浙的淤头检测站,党员叶朝阳在得知女儿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放下工作到医院去探望,而是继续坚守岗位。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安与危、生与死的选择摆在面前时,一个个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入党时的神圣誓言。他们无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非典摧不垮的坚强堡垒 当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袭来时,能否团结、组织起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打一场阻击非典病魔的人民战争,这对临危受命的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杭州市六医院,自4月20日开始,来自杭城各大医院的75名医务人员一起抗击非典。在这个特殊战场上,临时党支部很快建立起来了。由于这所医院平时很少接触到呼吸科病人,许多医护人员不会使用呼吸机,这对治疗非典病人来说十分不利。4月24日,临时党支部紧急召开第一次会议,利用晚饭前的时间为所有医护人员上了一堂如何使用呼吸机的课。没想到,当晚两位危重病人便用上了呼吸机。 在与非典病魔战斗的20多天中,临时党支部将医务人员们紧紧团结起来,依靠科学,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把病人从死亡线上一次次拉了回来。 泰顺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共有7万多名农民走南闯北务工经商。为防止返乡人员导致非典输入,该县在六个交通要道均设立了非典检查站,抽调了100多人蹲点检查,其中96人为党员。他们在每个检查站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共产党员以身作则、迎难而上。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小孩,连续半个多月奋战在一线;许多共产党员累得差点趴下也没后退一步。他们与其他同志一起,有力地遏制了非典向农村蔓延。 在抗击非典的各条战线上,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庄,党组织犹如一座座灯塔、一面面旗帜,一个个坚强的堡垒,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有力地阻击着非典的输入、传播。 为照顾117名隔离人员,切断感染传播途径,杭州市下城区460个“楼道党支部”、上万名党员主动挑起重担。4月21日,各支部就向党员发出紧急公开信,要求保护留验点内人们的健康,并对留验点外广大群众的安全负责。党员们纷纷响应,挨家挨户将预防非典的宣传手册送到居民手中。不少党员除了给小区车棚、垃圾房、下水道等消毒外,还自己掏钱买肥皂、酒精棉赠送给居民,并引导大家一起晨练。经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至隔离解除止没有发现一例第二代非典病人,使群众防治非典的信心大增。 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团结党员默默奋斗,用行动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永远是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 4月27日至5月1日,国务院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督查组来我省督查非典防治工作。督查组对我省前段时间非典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隔离、治疗、科研同时进行,这么快、这么迅速、这么得力,体现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只有共产党才能做到! 我要入党,我要上一线——榜样的力量让人震撼 “这几天我脑海中时常映出一幅幅感人画面,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有的甚至不顾生命危险。这些行为深深激发了埋藏在我心底的愿望——我要入党!” 这是一封写在杭州市第六医院非典隔离病区内的入党申请书,写申请书的是沈素平。25岁的沈素平是杭州市第六医院内科护士,进入隔离病区20天的所见所闻,令她震动。她说:“平时看上去都普普通通、跟我们没什么区别的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却显示出伟大的襟怀和崇高的精神。平时我们总是说要学习焦裕禄、吴登云等优秀共产党员,其实,优秀共产党员就在我们身边!” 榜样的力量总是让人震撼,无声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最近,杭州市第六医院已有3名医务人员在隔离区火线入党。 无私奉献、忘我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的巨大感召力,正激发起全省人民迎难而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气。 5月9日,萧山人民医院药剂师钟铁光写下请战书,要求派自己到最危险的一线去战斗。钟铁光坦言:“不是我崇高,是身在一线的那批共产党员深深感动了我们。他们都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那么大的牺牲,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母亲叫儿战非典,妻子送郎上战场。”全省已有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向有关部门递交了“请战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许多群众由衷地说:“危难之中,党员身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那就是——崇高。有广大党员率先垂范,我们对战胜非典信心十足。”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和广大白衣战士一起谱写一曲万众一心、和衷共济抗病魔的恢弘乐章。 时间老人又一次解读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灵魂。“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神州大地永远是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