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国税--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平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12-10-29 15:59:52浏览次数: 字体:[ ]

    吉安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平同志一心扑在国税事业上,带领1732名吉安国税人开拓创新,团结进取,奋力拼搏,紧紧围绕吉安经济发展大局,推动吉安国税事业屡上新的台阶,为吉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市国税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市直最佳文明窗口单位”、“服务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创建”记三等功等荣誉。李德平本人光荣地当选为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还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国税系统两个设区市局长优秀公务员之一。
勤,所以忘我而为公
    “李局长在工作上就是一个拼命三郎”。熟悉他的干部职工都这样评价他。多年来,李德平始终恪尽职守,克躬励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平时上班总是满负荷,夜深人静也经常加班加点,更不说节假日了。
    除了参加会议、批阅文件、听取汇报外,李德平一年至少1/3的时间在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13个县区局和32个基层分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600多名基层干部和他面对面谈心交流。对于刚来到国税大家庭的交通稽征人员,特别是原来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李德平逐个走访谈心,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并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有关待遇。吉水县局有个干部,原来是县交通稽征所所长,现在是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心理有点不平衡,工作也受到些影响。李德平找他谈心,这位同志深受感动,以极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吉安经济建设,为吉安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是我们的职责!”。李德平在全系统大会小会上经常强调这个税收经济观。他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积极从税收职能角度为吉安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华能井冈山电厂是吉安的第一税源大户,他调研时了解到,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购置大量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他及时提醒企业,税收政策规定,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此举很好地促进了该企业的发展。李德平还狠抓税收政策落实,研究制定了促进全民创业76条税收优惠、服务措施,简并了132项审批项目,仅2007年上半年减免退税3239万元、出口退税5269万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他先后同13个县(市、区)党政领导交流,共同探讨经济税收问题。目前,地方政府依法治税的意识大大增强,税收执法环境和谐顺畅,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积极支持国税工作,全系统仅争取地方财力支持就近千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国税事业的发展。
    今年1月他突发感冒,发着高烧,到医院打了近一个星期的吊针,医生要他住院治疗,可他上午打完吊针,下午继续上班。“三八”妇女节,他拖着病体参加市局机关的座谈会,大家看到他脸色蜡黄,没有一点精神,劝他回去休息,他说:“既然答应了,我就一定要来参加,否则失信于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根治,他留下了慢性鼻炎后遗症。
    今年4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副厅级领导干部考试,作为后备干部的他本应在家好好复习,同事、朋友们对他非常关心,劝他抓紧时间,认真准备,把握机会,“进京赶考”。可他12-15号还在万安、永新、遂川等县调研,面试一结束,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吉安,一头扎进基层。没有去“打探”消息,没有去“活动活动”,他说“工作比什么都踏实”。
    家庭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但对于李德平来说却只有深深的愧疚。他家在上饶,离吉安470多公里,因为工作忙,有时几个月都难回趟家。有几次刚刚到家,单位一个电话打来,有紧急事情要处理,他又立即从家里赶回吉安。一次,父亲生病住院,母亲年龄大不方便,妻子要上班,要照顾孩子,还要服侍双亲,里里外外都是一个人扛着。妻子是多么希望他能回来帮一把,那怕是呆上二、三天也好。李德平放不下他的工作,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妻子,要她坚强些,可心里觉得实在是愧对父母、妻子和孩子。              
廉,所以律已而生威
    如果说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是李德平与生俱来的品质,那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他一贯坚守的本色。李德平常说:“国税部门的廉政好不好,作风实不实,行风正不正,服务优不优,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群众说了算。金杯银杯不如纳税人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纳税人的夸奖。”
    作为市局局长,李德平始终坚持“一岗双责”,财税收入与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廉政建设、行风建设、队伍建设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工作中,他公道正派,敢抓敢管,不仅严以律己,也严格要求干部。上任伊始,李德平从规范制度入手,在人、财、物等重点领域,重新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经费开支项目预算制度》等,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并狠抓制度的落实,一切按制度办,谁也不能游离于制度之外。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坚持集体领导、科学决策,不搞“一言堂”。
    干部调整和工作变动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部分干部的切身利益,最容易引发是非。一直以来,吉安国税队伍领导干部交流相对较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李德平带领党组一班人反复研究,充分酝酿,排除一切干扰,通过竞争上岗对人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把那些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和最适合的岗位上。这次人事调整有33人交流调整了领导岗位,其中“一把手”18人。有的人找门路、找领导,也有的试图送礼谋个好位置,李德平对待这种现象,在大会上、与干部谈心时、对送礼拉关系的人始终严肃地说:“用干部主要是看你的德、能、勤、绩、廉,哪个干部放在什么位置,要经过竞争择优上岗,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而且,他对找关系、送礼之人一律拒之门外。最后,李德平坚持秉公办事,坚持程序公正、操作公开、结果公平、用人公道,使得干部交流和调整十分顺利,极大地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干部“乘数”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李德平提拔干部、机关进人始终坚持一条:唯才是举、唯贤是举。有位基层干部借调到市局工作4年,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可她没有任何背景,自己对调入市局也没抱什么希望。有人说,没背景、没条子、没招呼,想调进市局没门,科室领导也有所顾虑。李德平听到这件事后,主动了解这位同志的情况,说:“一切按制度规范操作。什么背景?工作好就是背景,事业需要就是背景。”这个干部顺利调进了市局。
    作为一局之长,要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可以说易如反掌。但李德平始终能做到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利益,正确对待是非。他常说:“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必须廉洁从政,作为一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今年副厅级干部入闱考察期间,有人借机提出不合理要求,想迫使他就范,可李德平行得正、站得直,没有患得患失,敢于坚持原则,严正地顶住了歪风邪气。“为政要廉、办事要公、作风要实”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有一次,某单位被查出偷税300多万元,单位老总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希望能高抬贵手、网开一面,李德平耐心解释,说:“我平时经常强调要严格执法,现在查出了你们偷税,我作为领导应该支持他们,怎么能出面去说情呢?”。尽管企业软磨硬泡,李德平坚持原则,决不松口。企业老总临出门时,把一个厚厚的“信封”放在桌上。李德平急忙拿起“信封”追出去,冲着企业老总发火:“你如果不把‘信封’拿回去,我与你进入司法程序!”。企业老总求情不成,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拿着自己的“信封”走了。一天下午,一个基建老板提着礼品找到他的办公室,趁着他接电话之际,丢下礼品就跑了,他追出去,基建老板已无影无踪。他立刻叫来监察人员,说“你们立即查清楚这个人是谁,把礼品退还给他,否则取缔他的投标资格!”
    对待“公与私”、“情与法”,李德平始终做到“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生活上,他朴实节俭,不讲排场,一直同普通干部一起吃食堂,上级来客也一般在食堂用餐。   李德平不但严于律己,而且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一次,他听说司机收了一名干部送的一条烟,证实后他严肃批评了那个司机,要他写出检讨,责成退回,并停职反省了一个星期。后来,这个司机又再犯,李德平便将他辞退了。有人说,现在社会风气就这样,抽条烟、吃餐饭是小事,何必这么认真?李德平却说:“有制度就得执行。他是我身边人,天天跟我在一起,在我这里,廉洁方面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再小的节也是大节,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只好要他另谋高就。” 任何一件基建工程,他一开始就要求监察部门派专人介入,从招投标、施工、验收结算全程参与,保证做到每道环节、每道程序公开透明。市局新大楼改扩建装修,想承包工程的人特别多。家里也有亲戚想通过他找点事做,可他一句话就予以回绝,亲戚朋友很少敢到吉安来找他。“当什么局长,一点好处都得不到”,有亲戚抱怨。
    李德平始终坚持洁身自好,坦荡无私。对于当面送礼的,他当面婉拒;凡“曲线”来或丢下就走的,他一律交监察室退还或交服务中心处理。一年来,他退回或上交礼金礼品价值达43000元。公生明,廉生威,李德平同志以自身的模范言行树立了一个拒腐蚀、永不沾的领导形象,影响和带动了全市国税干部讲大局、讲廉洁、讲正气。许多干部感言:“我们有很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李局长这样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我们能不尽职尽责,秉公执法?”几年来,全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案件,没有一个国税干部受到法律法规的处罚和追究。
绩,所以奉献而收获
    从省局到吉安任职,工作量增加了,压力增大了,生活艰苦了,个人收入减少了。可李德平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带不好这支队伍,做不出新的成绩,作为一个局长就是不称职”。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总结是李德平同志的特点,创新是他永恒追求的目标。他先后获得了马列、会计、法律、经济、管理五个专业学历,理论基础扎实,税收业务精通,熟悉基层工作,善于机关管理,先后撰写了《集体企业财务管理指南》、《中国现行税制》3本专著,在中央、省、市级有关报刊、杂志发表文章60多万字,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税收科研成果奖。为加强行业税源管理,他提出建立和完善粮食加工、小水电等10大行业的专项税收征管办法,并研发了《价格信息计税管理系统》、《以电控税系统》等软件,对大米加工、锯材加工和机砖行业实行“以电控税”管理办法。2006年,全市大米加工和机砖行业入库税款1021.58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61.32%,占全省的30.8%。今年还将以电控税系统引伸到生产、加工、修理修配等行业的管理中,提高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电控税的管理方法一出即受到上级主管局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在实际税收工作中,李德平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善于化解规范执法和发展经济的问题和矛盾,善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整体效能。
    李德平非常注重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他提议和组织下,市局完善开发了《国税岗位学习管理系统》,并在全省、全国税务系统推广,利用信息资源进行视频培训,鼓励干部积极参加学历教育、资格考试,获取各层面的知识。目前,吉安国税系统大专以上学历有1212人,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107人,计算机等级二级以上278人,干部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唯先必争、唯优必创、唯旗必夺成为大家的共识。安福县局荣获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11个县(市、区)局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吉安国税纳税评估案例获得总局二等奖,为江西省国税系统唯一入选案例。
    在李德平不懈努力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在吉安国税得到了充分体现,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2006年吉安市国税局组织税收收入138245万元,同比增长20.67 %;全市增值税税负率达5.68%,全省最高,有力地堵塞了漏洞,增加了财源。2007年上半年,全系统组织入库税收75114万元,同比增收2亿元,比全省平均增幅高4个百分点。1-6月份,在省局对税收数据和征管质量32项指标考核中,5个月份均列全省第一。